8月9日微信公众订阅号研究分享
发表日期:2021-09-13 13:03:50
【机械团队】新能源空间广阔,看好机械配套的设备公司
行情回顾:本期(8月2日-8月6日),沪深300上涨2.3%,机械板块上涨6.6%,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4。细分行业看,工程机械涨幅最大、上涨17.7%;半导体设备跌幅最大、下跌15.9%。美国新能源汽车将明显放量,带动锂电设备需求。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设定了美国到2030年无排放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销量达50%比例的目标,如果按照美国整体销量50%去计算,那么为730万辆(去年32.8万辆),电池需要超过300Gwh以上,预计设备需求超过600亿,国内设备厂先导智能、海目星等均已经进入海外特斯拉工厂,看好锂电设备需求加速爆发。异质结量产再进一步,设备企业值得期待。异质结行业向最终量产再进一步,不断有厂商进行异质结投资,下半年预计,随着通威等异质结排头兵厂商进步,将激发行业广泛投资热情。以几家领先企业异质结情况看,目前主要制约因素在成本上,降低硅成本(薄片化)、浆料成本(银浆国产化、银包铜技术)等多路线并行,再加上转化效率不断突破,将共同推动异质结技术成本的降低。短期内海外有高端需求存在,能给予异质结组件较高溢价,足以容纳国内目前中试线产能,电池片企业动力十足,率先量产出货将拥有明显先发优势。锂电设备方面,继续看好利元亨、科瑞技术、先导智能、海目星、联赢激光等。光伏设备方面,重点推荐捷佳伟创、迈为股份、金辰股份等。
【通信团队】中国移动5G通用模组集采,5G消息联合实验室成立
一、中国移动32万片5G通用模组产品集采:移远、中兴等9家中标。中国移动今天公示了2021-2022年5G通用模组产品集采的中标结果,上海移远、中兴、鼎桥等9家企业中标。从中标情况看,上海移远在本次集采中获得的份额最多,主要为RM和RG系列产品;中兴本次获得ZM9000产品的份额;广和通获得FG系列产品的份额。本次5G通用模组产品采购项目于7月初启动集采,为目前国内运营商规模最大的5G产品集采项目,采购总量达到32万片,其中LGA封装16万片,M.2封装16万片。5G模组作为行业数字化的关键通信组件,必将成为万物互联的连接核心和各个行业关注的重点。建议关注领先的模组企业:移远通信、广和通。
二、5G消息工作组联合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等7家单位成立5G消息联合实验室。“5G消息工作组”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倡议发起组建,于2021年3月31日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截止6月底共有159家5G消息产业链相关企业申请加入5G消息工作组,涵盖了基础电信企业、手机终端厂商、系统开发商、CSP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垂直行业企业。联合实验室由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牵头测试,成员伙伴提供测试环境和工具,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5G消息产品评测方案,并基于评测方案开展实验室评测工作;2,按需为5G消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5G消息终端、CSP5G消息平台及ChatBot应用案例等提供测试验证与评测工作;3.提炼总结并联合行业内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制定相关规范并在行业内推广。工作组计划在2021中国增值电信及虚拟运营高峰论坛上举行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同期推出首款5G消息终端认证。5G消息作为最确定的5G下游应用,预计5G消息的推广有望超预期,建议关注5G消息平台厂商:梦网科技。
【钢铁团队】限产严格执行,出口韧性彰显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
普钢本周观点:出口韧性彰显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2021年7月,我国出口总值28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前值增32.2%,环比增0.4%;进口总值22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前值增36.7%,环比下降1.6%,前值增5.3%。7月份外贸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有几方面因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2020年7月份出口环比增11.3%;二是集装箱运力紧张和海外港口拥堵加剧,物流瓶颈限制出口进一步放量;三是国内部分港口受到台风和疫情防控影响,7月下旬吞吐量有所下滑。从机电产品出口看,钢材间接出口需求保持高位。7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638亿美元,占出口总值57.95%,较6月份提升0.1个百分点,仍占据出口主导地位。其中船舶、家电、通用机械、汽车(含底盘)、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1.1%、25.8%、17.9%、128.9%、15.5%。后疫情时期,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部分高新技术领域正在实现突破。往后看,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出口订单指数为47.7%,季节性回落0.4个百分点,但处于正常水平(虽然该指标绝对值偏低,但PMI更多体现环比变化,绝对值本身意义不大)。目前中国至全球海运价格仍在上行,部分至欧洲的航线甚至出现甩柜现象,本周上海至鹿特丹集运价格上涨2%,上海至纽约集运价格维持在13489美元(每40英尺集装箱)的历史高位。从驱动因素看,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新房销售火爆持续推高耐用品需求,其海外产能缺口外溢带动中国商品出口保持高位,此趋势拐点未见逆转,预计下半年出口仍将保持较强韧性。此外,7月份我国钢材出口566.9万吨,环比降78.9万吨或19%,同比增149.3万吨或35.8%。7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21年8月1日起,取消冷轧、涂镀、电工钢、重轨等23个品种类目的出口退税。今年两次调整后,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已全部取消。虽然目前中国大部分钢材品种价格仍低于海外市场,具备一定的出口优势,但国内多家钢企已接到窗口指导,出口计划已有所调整,以保国内需求为主,预估下半年钢材出口或环比下降1500-2000万吨,考虑到粗钢压产政策的实施,整体影响有限。
【电子团队】中芯各项数据皆超预期,车载芯片短缺下半年仍难有改善
本周电子行业指数下跌0.42%,336只标的中,扣除停牌标的,全周上涨的标的155只,周涨幅在3个点以上的95只,周涨幅在5个点以上的63只,全周下跌的标的177只,周跌幅在3个点以上的99只,周跌幅在5个点以上的66只。本周有好几个比较重要的数据发布:第一是中芯国际二季度的营收、利润、毛利率均超出市场预期,并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将达32%至34%,这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利润基础是一个很明确的上行支撑。第二是大陆汽车5日下修2021年乘用与轻型商用汽车产量成长预测至8~10%(原先为9-12%),汽车半导体的芯片荒下半年仍将持续,短期很难缓解。第三是依据CounterpointResearch最新的报道,6月份小米的全球市占达到17.1%,首次在月度销量上超过三星,这为下半年整个消费电子供应链的承上启下,尤其是果链占比较高的股电子供应链公司的可能的拐点提供了最好的接力棒。第四是台积电在8月初开始通知LCD的IC驱动客户,12寸晶圆投片报价将从即日起调涨1成以上,这意味着小IC中占比最大的OLED和LCD的驱动IC涨势将再起,下半年小IC的价格弹性仍有预期空间。从以上信息来看,最近两周先前最火热的两个板块:半导体和Miniled的调整,并没有太大的下行空间,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农业团队】看好景气上行叠加政策加持的种业,推荐优质龙头
近期,粮价偏强震荡,猪价偏弱走低。中报季,建议关注景气上行和政策利好加持的种业优质龙头。
1、种业:景气上行叠加利好政策加持,推荐优质龙头。据有关统计,2021年种子销售进度快于往年,种子价格与往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玉米、早稻、大豆种子小幅上扬。玉米、早稻等种子价格上涨主要受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预计未来2-3年内仍有望继续上涨。中报预告显示,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中期业绩预增幅度较大。行业处于景气上行阶段,叠加利好政策有望催化发展,继续维持板块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转基因布局较早,有先发优势且充分受益于景气上行的优质龙头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和大北农。
2、养殖产业链:1)生猪养殖:行业成本优化,关注优化幅度较大的龙头公司。养殖公司普遍中报业绩预减,牧原预减幅度较小。上半年,行业成本持续优化,牧原、天康等部分公司处于成本领先位置。认为,猪价3季度仍有阶段性反弹机会,建议在反弹阶段关注成本领先的牧原和天康生物。2)肉鸡养殖:鸡苗价格持续反弹,关注鸡苗龙头。7月初至今,白羽鸡苗价格从1.2元涨至3元以上。鸡苗价格反弹主要受旺季因素影响,预计反弹行情将持续至8月中旬。产业链向食品深加工加速下沉,龙头将有估值修复行情,关注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和圣农发展;3)替抗:重点公司上半年替抗业务同比高速增长,持续看好需求刚性,景气持续上行的替抗板块。个股重点推荐溢多利,关注蔚蓝生物。4)动保:受猪价下跌的影响,猪用疫苗企业促销力度或加大,单价或承压。但生猪存栏持续上升,疫苗产品需求继续增长,景气上行趋势不改,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估值合理,且上半年批签发大幅增长的科前生物。
【计算机团队】当前继续看好中国长城为首的ARM产业链
华为拟售出x86服务器。8月5日,在《通信人家园》论坛中,有消息称华为将出售其服务器产品线,接手方或为苏州国资委。据报道称,华为此次主要出售的是,采用英特尔x86架构的服务器业务,而将保留采用ARM架构的鲲鹏芯片的服务器业务。认为,华为保留ARM架构而出售x86服务器或意味着对整个ARM架构体系的认可。本周行情:沪深300指数涨幅+2.29%,中信计算机指数涨幅+2.00%。投资建议:华为拟出售x86服务器而保留ARM架构,这符合对ARM行业趋势的判断。继续重点推荐中国长城(飞腾是国内主流CPU中唯一的独立第三方ARMCPU提供商),锐明技术(基于ARM的商用车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深信服(推出ARM架构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中科创达(国内领先的全方位ARM解决方案提供商)。风险提示:ARM行业落地不及预期;ARM公司提高版税比例;来自于其他计算体系龙头公司的竞争压力;行业竞争加剧。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